捉妖 X 倍大牛股 - 短线宝

/ 0评 / 0

所以大A的软件公司里出现X倍大牛股的概率在产品能立即应用且能实现国产替代的企业。因此下个X倍大牛股大概率不会出现在生活资料行业。所以大A的医疗器械公司非常有希望成为X倍大牛股。无论是研究生产资料行业还是研究产品原材料行业都需要比较高的专业壁垒。研究宏观经济是捉住X倍大牛股的基础。直到今天中国的生产资料行业都非常薄弱。要想捉住X倍大牛股需要花时间研究宏观经济。X倍大牛股大概率也会出现在这里。国内市场又分生活资料行业和生产资料行业。


阿拉一直觉得研究宏观经济有个卵用:毕竟宏观经济离我这样的社畜的日常生活太远。研究宏观经济不会让我有更漂亮的外表和更好看的身材,不能让我有个接地气的技能比如烹饪、理发、美容、制作智能硬件、编写软件程序、创建 App,不能让我立即开始靠手艺技能谋生。所以宏观经济貌似是个和宗教或者文学类似的东东,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要想捉住 X 倍大牛股需要花时间研究宏观经济,所以不适合短线操作的投资者

我和我身边的绝大多数社畜中没几个人拥有生产资料,也没几个人能搞到足够的融资来帮助自己租下业务创始需要的生产资料,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丢丢钱。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资本,无论我们每个人的资本或大或小。拥有了资本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梦想暴富的心,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变成像马爸爸、李嘉诚、比尔盖茨那种富豪。

梦想有没有可能实现?有,只是可能性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在不研究宏观经济和不研究每个上市公司的前提下。既不研究宏观经济,又不研究每个上市公司,而是“凭着感觉走”,看着哪个股票涨停就买入哪个,这种依靠短线操作致富的概率就跟买彩票一样低,“瞎猫撞死耗子”的概率嘛。

写到这里,有的球友肯定不耐烦了,心里不知道问候了阿拉祖宗多少遍:“行不行啊,瞎 TM 逼逼了半天,也没说怎么去捉住 X 倍大牛股”。有这种想法的球友脾气肯定很急,肯定是短线操作选手。短线操作选手就不要浪费时间阅读本文了,以下思路不适合你。

研究宏观经济对捉住 X 倍大牛股的具体帮助

回顾过去,X 倍大牛股都跟宏观经济紧密挂钩。和鹰酱过去 50 年主要靠市场推动的自由经济不同,兔子的宏观经济一方面靠市场推动,比如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家电三大件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开始是个别家庭买个电视,饭后一家人一起坐在电视前面,小孩子看看动画片,大人们看看连续剧。后来大家都看到了买电视的好处,家家户户都去买,于是买电视的需求造就了四川长虹、青岛海尔这些大牛股。又比如中国大部分富饶的领土处于亚热带和热带,夏季酷暑难耐,人们希望室内温度变得凉爽,于是就有了对风扇和空调的需求。这些需求造就了江苏春兰、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这些大牛股。再比如中国人爱喝白酒,饭局上一般都少不了白酒作为陪衬。对白酒的需求造就了贵州茅台、五粮液等这些头部白酒大牛股。

除了靠市场推动,兔子的宏观经济另一方面非常依赖国家政策。这和鹰酱就不太一样,更像李光耀治下的星岛,或朴正熙治下的南韩,或经济腾飞时的东瀛。比如国家制定政策,从单位分房变成商品房,把房地产变成国策,让大家的思路从“等着被分房”到“我要赚钱买房”。推广成功了,万科自然成了 10 倍大牛股。又比如国家制定政策,希望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绕过燃油车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推广成功了,宁王和比亚迪自然成了 10 倍大牛股。再比如国家制定政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推广成功了,隆基股份和阳光电源自然成了 10 倍大牛股。这些企业之所以能成为大牛股,固然有市场需求成分在,但更多地是依靠政策的支持。

所以,研究宏观经济是捉住 X 倍大牛股的基础。但研究宏观经济很难,因为宏观经济本身很抽象,这就让习惯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人们很不习惯。另外,研究宏观经济需要经常观察周边事物和现象,通过日常出行、与别人聊天、阅读媒体新闻来收集社会现象,同时还需要收集相对准确的数据,并进行客观地分析,最后得出抽象的结论。因此没有观察能力,没有抽象思维能力,没有辨识数据准确性的能力,不习惯依靠准确数据从客观分析问题,而是片面地依靠主观看法甚至掺杂个人好恶,根本无法准确地找到相对长期处于上升期的行业,也就无法发现 X 倍大牛股了。

当然,X 倍大牛股不止刚才列出的几种。还有中远海控这种因为红海事件的突发而出现的牛股,也有长白山这种因为东北旅游突然爆火而出现的牛股。相比红海事件,东北旅游爆火可被预测的概率更高,因为疫情结束之后房地产需求持续下行,波及水泥、建材、电梯等周边行业,大家一损俱损;外部需求因鹰酱的打压而持续承压,货物出口增速一降再降,PMI 持续低于 50,制造业萎缩;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大户互联网大厂竞相裁员,金融行业更是萎靡。因此大家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境内游也是情理之中。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实时跟踪各地的情况,按常规思路还是考虑人们在寒冷的季节习惯南飞,而且无法及时了解尔滨等东三省城市经营思路和服务态度的转变,因此无法预测东北旅游爆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说到底这两个牛股本质上是一回事,也是因为市场推动,只不过需求来得太突然。来得太突然的需求,走得自然也快,所以不可控因素更高。因此这种大牛股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

大 A 下一个 X 倍大牛股在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哪些行业有需求。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市场推动,二是政策推动。我们先来看市场推动的需求。

市场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分生活资料行业和生产资料行业,我们先来看国内生活资料行业。中国国内的一二三四线城市在物质方面已经很发达了,四线城市的居民家家早就能吃饱饭穿暖和住上不漏雨的房屋,也能买得起智能手机和各种家用电器;也能买得起售价 10 几万的小汽车。所以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农村居民的情况基本类似。所以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说,居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基本得到满足,所以新增长点在于出现类似 TWS 耳机这样的实用受众面又广的新产品。声控智能家电本质上还是家电,大家不会因为这种产品方便就一窝蜂地去抢购,只是在以旧换新时才会考虑。家政机器人是个需求,但因为科技暂时达不到,短期内市场可以够买得起的产品无法上市。因此下个 X 倍大牛股大概率不会出现在生活资料行业。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生产资料行业。说到生产资料我们不得不提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中能偷袭珍珠港和兵临莫斯科,依赖的都是本国过硬的军工产业。在当今,燃油车依然是德国汽车和日本汽车的天下。中国的高铁也是学习并吸收了西门子和日本新干线的技术。就连我们在办公楼和居民楼里天天乘坐的电梯,也是蒂森克虏伯、迅达、三菱、日立、富士这些日本企业或德国企业的产品(迅达尽管是瑞士企业,但起源于德语区的卢塞恩,总部直到今天也还在那里)。相比之下,直到今天中国的生产资料行业都非常薄弱:格力的董小姐尽管可以制作被世界杯东道国采用的空调产品,但在国内无法找到她生产空调需要的机床,只能自力更生。中车尽管可以制作高铁动车,但无法做出高铁车轴和高铁车轮。另外中国企业过去普遍更重视销售,相对比较忽视内部的效率提升,在销售增长难度更大的今天,企业为了提升利润,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内部效率提升,所以工业自动化行业方兴未艾。这也就是汇川技术和伟创电气这类企业近年业绩持续飘红的原因。所以生产资料行业非常有机会,X 倍大牛股大概率会出现在这里。

我们接下来看看生活资料原材料行业。生活资料越来越智能化,而智能化离不开各种人机交互,而人机交互离不开电信号,所以电子硬件原材料的需求会持续增多,因此我们着重关注电子硬件原材料。现在很多电子硬件原材料我们也不能生产,比如 30 层以上的电路板、车规级 MLCC、7nm 以下的芯片、CPU 和 GPU 、高端内存等等。怎么样,想起来漂亮国近几年公布的卡中国脖子产品了吧?日本和德国在这些行业也不行,也要被美帝拿捏。所以中国在做高铁和新能源车时,鹰酱没啥反应。但是一做芯片这种核心科技产品,鹰酱立即火冒三丈,不遗余力地围堵。所以生活资料原材料行业也非常有机会,X 倍大牛股大概率也会出现在这里,只是因为难度更大,初期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比生产资料行业慢。

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生产资料,也很少拆开消费品一窥产品原材料的究竟,所以一般投资者比较难发现这种机会。无论是研究生产资料行业还是研究产品原材料行业都需要比较高的专业壁垒,所以即便是机构投资者,如果不深入研究,也很难准确找到受益的企业,因此非常难捉住 X 倍大牛股;更别提普通投资者。

国际市场受到的干扰因素要远远大于国内市场,不确定性要大很多。一国政府尽管可以提高关税,可以通过命令禁止政府机关采购国外公司的产品,但却无权通过法令禁止普通民众购买国外公司的产品。所以一般来说最早打开国外市场的本国产品都是普通民众需要的消费品,比如日本在和美国的贸易战时,日本制造的汽车和电器依旧在美国市场畅销。中国的汽车、家电、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种轻工业产品在全世界已经是质量最好价格最低,这也是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SHEIN、Temu 、安克创新这种 to C 的跨境电商能爆火的根本原因。开拓国际市场除了产品性价比过硬以外,也离不开本国政府的支持。现在不是 200 年前的鸦片战争时代,中国不能像英国那样把军舰开到别国家门口,用枪炮指着那个国家的领导人的脑袋说,必须开放市场;中国也没有世界霸权,不能像美帝那样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无底线地动不动就制裁这个打压那个。所以说,在大 A 出海的企业中首先关注制作消费品的公司。在消费品公司中,能卷到国外并能卷死国外友商在当地站住脚跟的企业,很有可能是 X 倍大牛股。

非常粗略地看完物质生活,我们再来看看精神生活。因为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最基础的精神生活已经满足,大家每天刷着某音、某书、某手,用微信互通有无、嘘寒问暖、打情骂俏。尽管没有非常强力的证据,我们一直认为一国的软件是该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延续。该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建立在该国物质基础之上,该国的物质基础由该国生活资料商品性价比和生产资料商品性价比共同组成。中国刚刚开始向全世界输出自有品牌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比如销往俄罗斯的国产品牌的汽车,销往亚非拉地区的传音手机和小米手机,销往巴西的格力和美的空调,尚未向这些国家输出生活方式。所以百度在国外很少有人用;所以尽管微信在中国势不可挡,在国外却因为其他软件的先入为主以及没有支付功能很少有人下载。TikTok 因为有油管的前人栽树,又加上找准了合适的 KOL 推广所以成功出鞘。但除了 TikTok,我们能找出第二家卷向世界的中国软件企业吗?中国有 14 亿人,双十一抢购时或春节抢票时需要异常高并发的处理和算力,处理 1 亿日活时抖音和小红书需要快速且精确的算法,而国外完全不具备这种环境。所以目前看,尽管国内软件公司在技术上已经领先国外太多,但客观环境还不方便国内软件公司卷到国外。另外因为国人焦虑的心态,国内在基础研究的投入跟国外相差太远,非常急功近利。所以大 A 的软件公司里出现 X 倍大牛股的概率在产品能立即应用且能实现国产替代的企业,比如替代 Oracle 的大 A 软件公司。OpenAI 那个有点远,大 A 公司暂时不用考虑。

之前说了民众健康时的生活场景。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谁能没个病?所以我们最后说一下大 A 的药企。从长期来看,美股的药企普遍估值不高,一是因为药物研发失败的概率太大,二是因为药企的赚钱逻辑其实很反人性,逻辑很拧巴:又想帮病人延续生命,因为能更长地服用药物;又不想让病人彻底痊愈,因为能一直拴住病人服用药物。但这不妨碍美股走出 N 多牛逼的医药股。中国有 14 亿人,而且马上就有全世界最多的老龄化人口。对老龄化人口最大的威胁来自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所以大 A 在这些药品有突出优势的药企有很大概率成为 X 倍大牛股。

医疗器械类似电器,但又需要工业仪表的精准度。老龄化人口的健康需要时刻关注,所以大 A 的医疗器械公司非常有希望成为 X 倍大牛股。投资者可以细心了解一下医院和各大体检机构常规检查的项目,并弄清完成这些检测项目需要什么医疗器械。大 A 的医疗器械公司已经能在国内从外资医疗器械厂商那里虎口拔牙分一杯羹,所以卷到国外非常有希望。亚非拉国家因为基础设施薄弱,疾病很多,所以对医疗的需求庞大,尤其是医疗器械。只是医院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公立机构,所以大 A 的医疗器械公司的海外业务有些不确定性。

银行就算了吧。低增长下社会融资需求降低,而且银行又卷不到国外去(看看外资行在中国的处境,欧洲银行在美国的处境,美国银行在日本的处境就知道了),业绩自然增长缓慢。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能通过发行股份或者发行债券直接融资就直接融资了。如果人民币无法成为绿纸那样的国际货币(欧元、英镑、日元都不行),境外企业就不愿意来 A 股融资(看看有几个美资、中资、印度、俄罗斯企业愿意跑到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苏黎世证券交易所、巴黎证券交易所融资的?),那么券商和券商业务高度关联的公司也不用考虑了。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