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5走势中枢底分型第一买点就是中枢底分型的第一中枢下的趋势背驰点。第三类买卖点之前的走势中枢是前期趋势中的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如图2-29所示)。图2-24第三类买点在这里我们定义一个走势中枢底分型。图2-22第二类买点图2-23第一和第二类买点走势中枢在扩张或新生过程中会产生买卖点。第三类买卖点之前的走势中枢是第一、第二类买卖点所在的走势中枢。图2-31K线走势中的第一类卖点当你足够熟悉了解缠论的三大买卖点原理后。但缠论却给了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思维。在走势中枢之下都会存在卖点。第二买点就是中枢底分型的第二中枢里的次低点或盘整背驰点(狭义上。在走势中枢之上都会存在买点。图2-26第二、第三类买点重合2、第三买卖点所在的走势中枢有可能是两笔形成的N型区。有关于缠论的三大买卖点利用均线构成的操作评价系统进行操作。第一、第二类买卖点之前的走势中枢是前期趋势中的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第三类买卖点之前必须有一个走势中枢。图2-30趋势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类买卖点第一类卖点具体实例如图2-31所示。
《通俗易懂学缠论》 可谓是实打实学习缠论的好地方,涵完整版缠论视频教程、缠论中枢指标软件(电脑版和手机版),每日缠论精品复盘视频以及缠论社群。
当我们看着走势图的时候,总是难免会带有预测性思维,如“后面应该会跌”、“接下来应该会创新高”等等,有时不光想着,还会根据自己的预测去操作,这也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思维,或者说是人之常情。因为无论你是投资还是投机,炒的都是预期,而不是过去的走势。如果没有预期,那凭什么买入或卖出啊?
但缠论却给了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思维,告诉我们不要去预测,只是根据走势当下分类和应对,只要机械化操作就好。这可以说是缠论带给我们的一种思想上的革命,是跟其他的技术分析流派完全不同的一种思维。
很多人操作亏损,并不是因为技术太差,而是受情绪和心态的影响,当心态乱的时候,再好的技术也基本等于零了。买进卖出,只是点点鼠标的那几秒钟,但就这么一刹那,思绪万千,贪婪和恐惧交织,有时一想到万一亏了怎么办,于是就不买了,结果错过一个大利润,事后把大腿都拍烂了。于是在懊悔的情绪影响之下,暗暗下定决心,下次碰到机会绝不错过。再到下次的时候,看着一个好像挺好的机会,但不是那么有把握,不过一想到上次的教训,还是买了吧。结果又是亏损,事后把肠子都悔青了。结果是没买后悔,买了也后悔,不知如何是好。后来终于有一次在一个相当理想的价位进场了,买入的理由也例举了好几条,很充分,打算就这样先持有着,想象着丰厚的利润在向咱招手。结果5分钟后盘中一个调整,看着账户里到手的利润缩减了不少,怕再拿着说不定都转盈为亏了,于是那一刹那买入时的想法和理由都忘了一干二净了,赶紧平仓了结,事后还是拍大腿悔肠子,因为没拿住单子,错过了好大的一截利润。
如果从缠论的结构来讲,出现患得患失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缠论的买点定位不清晰所导致的,今天这篇文章给你对缠论三大买点一个全新的理解,希望能改变你持股或参与时候患得患失的心理;在讲解文章之前老哥我要说一下,任何时候你都要记住,参与的个股一定要符合缠论的“防狼术”,也就是老哥我昨天晚上所发的那篇文章,大家都可以回头去看看。
有关于缠论的三大买卖点
利用均线构成的操作评价系统进行操作,首先要利用前锋在后卫下最后一次缠绕后出现的背驰,以及背驰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这是第一个值得买人的位置,是第一类买点,也就是趋势背驰点。反之就是第一卖点。如图2-21所示。
图2-21 第一类买点
第二类买点,就是行情趋势在第一类买点后的次级别回抽结束后,再次探底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这个结束点是次低点或者是盘整背驰点。
反之就是第二卖点。如图2-22、图2-23所示。
图2-22 第二类买点
图2-23 第一和第二类买点
走势中枢在扩张或新生过程中会产生买卖点。在走势中枢之上都会存在买点,这类买点就是第三类买点;在走势中枢之下都会存在卖点,这类卖点就是第三类卖点。也就是说,第三类买卖点是走势中枢扩张或新生时产生的,第三类买点是走势中枢向上破坏之后的回抽确认点,第三类卖点就是走势中枢向下破坏之后的回抽确认点。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次级别离开、次级别回抽的结束点,而且是针对该级别中最近的那个走势中枢而言的。对于一些快速变动的行情,往往第三类买卖点离最近的那个走势中枢的距离会很远。如图2-24所示。
图2-24 第三类买点
在这里我们定义一个走势中枢底分型:如果前后相连的三个走势中枢成倒“品”字形,相邻的走势中枢之间不存在重叠区间,那么这三个走势中枢称为中枢底分型。
走势中枢顶分型:如果前后相连的三个走势中枢成“品”字形,相邻的走势中枢之间不存在重叠区间,那么这三个走势中枢称为中枢顶分型。如图2-25所示。
图2-25 走势中枢底分型
第一买点就是中枢底分型的第一中枢下的趋势背驰点,第二买点就是中枢底分型的第二中枢里的次低点或盘整背驰点(狭义上,我们称第一买点后的那个次低点或盘整背驰点为第二买点。广义上,凡是第二中枢里的次低点或盘整背驰点都叫做第二买点),第三买点就是中枢底分型的第三中枢里的回调结束点。
这里,第二、第三买卖点有两个特殊情况。
1、第二、第三买卖点为一个点。这种情况类似V型(倒V型)反转。如图2-26所示。
图2-26 第二、第三类买点重合
2、第三买卖点所在的走势中枢有可能是两笔形成的N型区。如图2-27所示。
图2-27 N型区中的第三类买点
第三类买卖点比较复杂,在这里再说明一下。第三类买卖点之前必须有一个走势中枢,一般来说,第一、第二类买卖点之前的走势中枢是前期趋势中的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第三类买卖点之前的走势中枢是第一、第二类买卖点所在的走势中枢。如图2-28所示。
图2-28 三类买点示意图
在特殊情况下,极端行情中,第三类买卖点之前的走势中枢是前期趋势中的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如图2-29所示)。
图2-29 极端行情中的第三类买卖点
特别提醒,这里的次级别用本级别的笔或者中枢笔表示也行,但显得粗糙,不如转换周期到次级别进行研判。为了表述方便起见,笔者在这里用了本级别,以后也这样用,请大家注意(如图2-30所示)。
图2-30 趋势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类买卖点
第一类卖点具体实例如图2-31所示。
图2-31 K线走势中的第一类卖点
当你足够熟悉了解缠论的三大买卖点原理后,只需要进行机械化操作即可,因为按照缠论对结构的解析可以摒弃人的贪嗔痴疑慢,一切以现实的当下走势为准,所有的分析不掺杂个人情绪在内,如此的操作,才是机械化操作,但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啊。以上内容主要是用图文的形式对缠论的三大买卖点做了阐释,内容理解起来并不难,但真正想用好缠论三大买卖点却很困难,困难并不是说不懂,而是在真正操作起来容易患得患失,这需要时间来磨炼,但老哥我也只能给你理论,修行的路还得靠你自己。
学缠者,是幸运的,缠论给了我们建立交易系统的理论支撑,缠论在术上最高的应用之处,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交易系统。我们要真心得感谢缠师,我们要做的是持之以恒把缠论学好,把操作结合好,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感谢你对本文的欣赏,文章右下角点个“在看”就是对老哥我最大的支持。
觉得有收获,右下角点个“在看”!
>>>歇后语:笔者接触过国内外各式各样的交易分析理论,但笔者始终觉得缠论才是真正唯一完美的一套适合东方投资者的交易分析理论。这套理论不仅仅是讲解分析思路,更是一套集合了交易分析、仓位管理、心态与资金完美结合的东方交易理论圣典。这套理论涵盖的包含关系、分笔、一买、二买、背驰等等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一个交易参与点,这是国外很多理论不能比拟的。同时,缠论它不仅仅适用于股票,还适用于期货,数字币,外汇等等一系列用K线表示的市场!并且学习缠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