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会有四条最值得借鉴的投资秘诀。能够成为全国社保基金会基金管理人、社保基金会投资经理。从社保基金20年年均收益8.3%的秘诀中。委托投资资产由社保基金会选择的托管人托管。社保基金会的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业绩实为机构投资者之典范。委托投资由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管理人管理运作。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境外投资资产占比9.02%。其中66.18%是委托投资资产。委托投资资产占比66.18%。虽然社保基金会属于国有的机构投资者。为社保基金会投资决策机构。2021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30。直接投资由社保基金会直接管理运作。社保基金会属于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基金。
3万亿规模、年均收益8.3%
2021年全球规模最大的10只主权财富基金中,中国占据三个席位。分别是排名第二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七的香港金融管理局投资组合,排名第十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社保基金会)。
说到“社保基金会”,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讲,就是生物链的顶端,神一样的存在;能够成为全国社保基金会基金管理人、社保基金会投资经理,是被选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至高荣誉。
社保基金会受人尊敬,一方面是因为他国内最大金主的崇高地位,2021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30,198.10亿元,其中66.18%是委托投资资产,将近2万亿的委外资产规模,自然成为全球最优秀的资产管理人的兵家必争之地。
另外一方面,社保基金会的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业绩实为机构投资者之典范。自2000年在当时朱总理的亲自督办下成立以来,从当年财政部划拨的200亿元起始资金起,累计财政性拨入全国社保基金资金和股份为10,291.62亿元(本金来源分别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34.5%,国有股减转持资金和股份27.6%,彩票公益金37.9%)。
目前3万亿的资产中,累计投资收益额17,958.25亿元。投资收益占比近60%,年均投资收益率8.30%,远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水平,足见社保基金会在投资管理上成功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保值增值目标。
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是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基金,属于养老金性质。
而我国居民普通普通存款超过100万亿,银行理财规模超过20万亿,信托资产还有20多万亿,公募基金超过26万亿,私募基金(包括股权类和证券类)也有20万亿,加上股票类资产和保险资产(本质上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负债,也属于居民财产),仅居民的金融类资产粗算就超过200万亿。
国人爱存钱,举世闻名,从内在需求来看,还是为了应对未来各类不时之需,除了买房、就学、消费等递延刚需以外,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未来的养老生活花费和医疗费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居民的理财资金,也有类似“养老金”的性质,只是前者是第一支柱,后者是隐性的“第三支柱”。
虽然社保基金会属于国有的机构投资者,但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也可以学习其20多年的成功投资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财富管理。晓东认为,社保基金会有四条最值得借鉴的投资秘诀。
秘诀一:科学决策、合理配置资产
保基金会设立四个非常设机构,即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控制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
投资决策委员会,为社保基金会投资决策机构,主要审议战略和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审定风险政策与风险预算,审定基金重大投资和重大风险评判标准,审定基金投资基准,审定重大投资决策事项。
具体的投资运作,先摘录一段社保基金会2021年的年度报告中,对此的论述:“在研究审视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走势基础上,制定2021版基金战略资产配置计划,创新引入参考组合模式,提升资产配置的国际可比性和灵活性。科学编制实施年度战术计划和季度执行计划,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开展动态配置,强化资产配置的权威性和纪律性。”
借鉴价值:
个人投资者,固然不能建立如此权威的专家委员会,制定如此科学的决策流程。但我们每年的资产配置实际上都在做,只是这种决策是科学决策驱动的,还是情绪驱动的。
我们的身边应该不乏尽职资深的专业人士,现在顶级资产配置专家的观点,从公开媒体上也不难获取,这些就是我们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我们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几位,作为我们做大类资产配置的决策顾问,具体方法晓东在“向桥水基金学投资”中有详细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链接查看。
秘诀二:委托顶级管理人、多年不换
社保基金会采取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投资运作。
直接投资由社保基金会直接管理运作,主要包括银行存款、信托贷款、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转持国有股和指数化股票投资等。
委托投资由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管理人管理运作,主要包括境内外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境外用于风险管理的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等,委托投资资产由社保基金会选择的托管人托管。
2021年末,直接投资占比33.82%;委托投资资产占比66.18%;境内投资资产占比90.98%,境外投资资产占比9.02%。
借鉴价值:
我们时常听说的“社保选秀”就是选择委外投资管理人,而且社保选秀不是每年都举办的,除了之前选定的几批以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选秀新增了,这是很多新锐基金公司的领导们最为挠头的事情,即使业绩好到封神,社保基金会也没有新的需求。
为什么不时常变更管理人,是因为在整体的资产配置、具体的策略分配基础上,投资经理要做的工作是相对简单的,就是战胜事前设定的相对市场基准,提供稳定的超额收益即可,考核相对收益(阿尔法)是所有专业投资机构通行做法,只要选择的管理人和投资经理能胜任,就不用随便换。
而个人投资者往往习惯追逐业绩,随便更换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最后如追逐花蝴蝶的小猫一般,忘记了自己出发的目的是钓鱼,而不是追蝴蝶。一句话,没有最好,只要够好,就好。
晓东一贯的观点:选择基金经理,首先选基金公司,给自己建立一个数量不大的基金管理人白名单,再从中选择风格稳定的基金经理, 从长期超额收益的角度考核即可。既省事效果又好,这也是社保基金会的经验。
秘诀三:永远有资金、一直抄底
前面两点都有官方文件阐述,社保擅长抄底这件事情,确实有江湖演义的味道,但从实际操作中看,社保基金会确实能够在市场低迷的市场,逆势加仓,而且屡获成功,为市场所瞩目。人们也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么大体量的资金,还能抄底抄得这么牛?
晓东也很好奇,曾亲自问过内部负责资产配置的领导,他的回答非常简单:社保基金会能够逆势加仓,最大的能力不在于判断,因为能做低位判断的专业机构太多了;最大的秘诀在于,当决定抄底的时候,他们总有用不完的钱去加仓!
社保基金会属于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基金,属于国家战略储备,所以他们在历史上,只有资金增加,从未有大规模资金的支出,唯一的例外是两笔钱:实业投资项目上市时社保基金会作为国有股东履行减持义务累计减少国有股13.88亿元,2009年用于四川地震灾区工伤保险金补助划缴中央财政6.80亿元。
所以别的机构投资者不是不懂抄底,而是大部分机构资金来自于散户,散户不抄底,机构就没有钱去抄底。和社保基金会类似的机构是保险资金,保险投资绝对收益的需求特征和资金来源的性质,决定了保险资金也常常做抄底的动作。
借鉴价值:
个人投资者面临的情况是,不是没有钱去抄底,而是不敢去抄底,因为逆势投资很挑战人性,这个需要大家自己去学习揣摩,这个和“秘诀一”是配套的,至于说理性决策的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可以见晓东之前的文章“卖房入市”。
秘诀四:动态再平衡、见好就收
社保基金会是国有体制,负责投资管理的专业人士虽然地位很高,但从实际收入和激励来讲,和市场化机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种机制安排一般来说对于投资管理的进取心是不利的,但在完善的科学资产配置和优秀的外部投资管理人的制度安排下,这样相对激励不足的机制,反而有利于大家见好就收。
很多激励不足的行业都习惯这样的思路: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如果业绩目标达成,今年的奖金就有保障了,那何必再去冒无谓的市场风险呢?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私人朋友间开玩笑的味道,但却从另外一面反映了市场化投资机构,特别是私募基金提成制过度激励的反噬效应。大家都不懂得及时收手,表面上看是投资策略的原因,股票多头是不用止盈和再平衡的,但内在却反映了大家追求高额提成的动机。
中国的股票市场,波动是非常大的,树不会长到天上去,过度的激励,让基金业绩犹如过山车,从高点回到低点,而某种程度的激励不足,反而有助于大类资产科学决策下的动态再平衡,反而能保留胜利果实,为后面的抄底准备子弹。
借鉴意义:
如果个人投资者能够在低位建立足够的仓位,那当市场上涨以后,做定期的动态再平衡就非常合理和容易执行。
而如果仓位建立在高位,成本就很高,盈利不足情况,在市场为泡沫狂欢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市场越高,仓位越重,绝大部分亏损就来源于此。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报告的:从社保基金20年年均收益8.3%的秘诀中,我们能学习什么?具体数据均来自于社保基金会的年度工作报告,有些结论则来自于晓东个人的经历和体会,请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