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中通过比较不同级别走势的力度来判断背驰。它的模糊概念、不可靠的背驰判断、混乱的级别分析以及对市场本质的忽视。按照缠论的背驰判断方法可能会出现多次看似背驰的信号。三、级别混乱导致的分析瘫痪缠论强调级别在分析中的重要性。这使得投资者无法确定到底应该以哪个级别的分析结果为准。缠论作为一种投资分析理论。依据这个中枢判断走势背驰等情况。投资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想要达到的分析结果来划分中枢。在分析一只股票的走势时。
在金融投资领域的技术分析丛林中,缠论曾经如同一颗耀眼却虚幻的流星,吸引了无数投资者为之倾心。然而,在深入剖析和实践检验后,我们会发现缠论不过是一个充满漏洞和误导性的理论,就像一座看似宏伟实则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
一、缠论基础概念的模糊性
缠论建立在一系列看似高深却含糊不清的概念之上。比如“走势类型”、“中枢”等概念,其定义和界定方式存在极大的主观随意性。以中枢为例,在实际的走势图中,不同的人对中枢的划分可能千差万别。这是因为中枢的确定依赖于对价格波动范围的判断,而这个波动范围并没有一个绝对客观、清晰的标准。投资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想要达到的分析结果来划分中枢,这就使得基于中枢概念展开的后续分析完全失去了科学性和一致性。
例如,在一只股票的日线图上,一位投资者可能将某段价格区间认定为中枢,依据这个中枢判断走势背驰等情况;而另一位投资者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划分,从而得出相悖的结论。这种基础概念的模糊使得缠论在实践应用中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完全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背驰判断的不可靠性
背驰是缠论中的核心判断依据之一,被认为是预示趋势反转的重要信号。然而,在实际市场操作中,背驰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且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缠论中通过比较不同级别走势的力度来判断背驰,但这种比较在实际应用中困难重重。市场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突发的政治事件、公司的重大消息等。这些因素使得价格走势变得极为复杂,很难单纯地从走势力度上准确判断背驰。
以股票市场为例,在某只股票连续上涨的过程中,按照缠论的背驰判断方法可能会出现多次看似背驰的信号,但股价却继续攀升。这是因为市场的乐观情绪、新的资金流入等因素推动股价上涨,而这些因素是缠论所无法涵盖和准确分析的。当投资者依据背驰信号过早地卖出股票时,就会错失后续的涨幅,导致严重的投资失误。
三、级别混乱导致的分析瘫痪
缠论强调级别在分析中的重要性,不同级别之间的走势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然而,正是这种级别的复杂性导致了整个分析体系的混乱。
在实际市场中,级别的划分和转换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可操作性。投资者很难准确地确定当前走势处于哪个级别,以及不同级别之间的转折点。例如,在分析一只股票的走势时,从日线级别到分钟级别,再到更小的时间级别,价格波动的形态和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缠论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清晰地梳理这些级别之间的关系,投资者在面对这种级别的迷宫时,往往会陷入分析瘫痪的状态。
而且,在不同级别之间切换分析时,很容易出现相互矛盾的结论。一个在日线级别看起来是上涨趋势的股票,在更小的级别上可能显示出多次的下跌和调整,这使得投资者无法确定到底应该以哪个级别的分析结果为准,进一步证明了缠论在实际操作中的无效性。
四、缺乏对市场本质的理解
缠论仅仅是从价格和走势的表面现象出发,试图构建一个预测市场的模型,却完全忽略了市场的本质——是由无数参与者的心理、预期、资金流动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现实中,市场情绪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巨大。例如,在牛市行情中,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会推动股价远远超出其基本面价值,而缠论无法解释这种由情绪驱动的价格偏离现象。同样,在熊市中,恐慌情绪的蔓延会导致股价过度下跌,缠论也不能对这种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它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机械框架,在充满生机与变化的市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综上所述,缠论作为一种投资分析理论,存在着诸多无法克服的缺陷。它的模糊概念、不可靠的背驰判断、混乱的级别分析以及对市场本质的忽视,都使得投资者在运用缠论时极易陷入误区,遭受损失。在投资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远离这种看似华丽却实则空洞的理论,寻找更科学、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资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本文对缠论进行了批判,但市场上仍有很多人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和研究,投资领域本身就充满了各种理论和实践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