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海还远没到好的公司那个层面。我的建仓价位逐渐下降。此时价格经过5月份的大幅下跌之后为33元。直到2023年的6月份开始逐步建仓。看看今年公司整体业绩是否能有翻转。公司的业绩下滑后。分别从公司层面。根据6月份建仓时的预估。对其业绩下降认识不足。认为其23年一季度业绩放缓是偶尔情况。23年6月建仓时。正海的股价一路下行。正海向市场一直释放的重头戏——生物骨。当整体感觉价格还是偏高。出现业绩翻转情形的股票其实还是比较可怕的。
正海生物从2021年年中开始观察,期间做过一个小波段,赚了约5千块钱,后续一直留意,但没再参与过。
直至2022年12月底,上海疫情肆虐,居家办公时,重新注意起正海生物来。之前读了《巴菲特之道》这本书,里面提到了12条投资的本质性原则,分别从公司层面,管理层层面,财务层面,价格层面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这些原则,我便依葫芦画瓢,对正海生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撰写了一篇所谓的分析报告,洋洋洒洒数千字。
该报告认为正海的质地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行业前景不错,商业模式简单,产品利润率高,有一定的护城河,大股东稳健经营,多年来营收及净利润稳步增长,分红也比较稳定,股价自上市以来也表现不错;当时的价格在40左右,市盈率35左右,前期高点是22年10月份的58元,两个多月下调了30%,当整体感觉价格还是偏高。
后续一直留意并等待着,直到2023年的6月份开始逐步建仓。此时价格经过5月份的大幅下跌之后为33元,34元左右,我感觉迎来了不错的机会,于是开始逐步建仓。当时的想法是每下跌超过一元,建仓两万元。
随着股价的一路下行,我的建仓价位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直到今天成本为29.2元,持股数量为6000股,市价为24元左右,单只股票亏损约3万多。
没想到这股从23年5月开始,进入漫漫的下跌之路。现在回望过去,典型的一路下降态势,每次小幅往上,其实都是为更低的价位做铺垫。
在此期间有几次翻红的机会,做过一次t交易,持仓成本下降约6000元。
总结半年多来的建仓过程:
1 对正海生物的业务发展存在惯性思维,对其业绩下降认识不足。根据6月份建仓时的预估,认为其23年一季度业绩放缓是偶尔情况,二季度应该就能修正,没想到二季度是增速放缓,三季度是负增长,四季度的情况目前还不好说,下降的可能性还比较大的。公司传统的脑膜,口腔膜能否守住原有市场还有待观察;正海向市场一直释放的重头戏——生物骨,现在市场充满质疑,经历“要进集采,市场不认可,跌;没能进集采,市场还是不认可,跌;要自己销售,却迟迟不见动静,依然跌”等流程的折腾,今年产品到底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可依然是未知。市场最怕的就是未知,所以只能用脚投票了。
2 对正海管理层的动荡认识不足。23年5月份原总经理,董秘纷纷离职,现任领导董事长,总经理,董秘一人身兼三职。11月份的时候我还感叹,前半个月此人就接待了5场的投资者交流会,这种情形还有精力好好管理公司吗?公司一把手没有医药背景,临时空降过来担任领导,其对公司,对产品,对行业应该没有多少了解。虽然说好的公司,最后都将有傻瓜来领导,但正海还远没到好的公司那个层面。公司的控股股东也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缺乏进取心,只想派个人来看好摊子就好。
3 建仓过程有些着急,安全边际留的不足。开始建仓时,根据我的估计思路,正海的价值约在55—60亿,对应价格刚好在33元左右,于是开始逐步建仓。但是整个建仓的价位选择还是偏高了,有几次正海冲高回落时也进行了加仓,现在看是错误至极。此外,公司的业绩下滑后,估值也必将下降,现在来看当时的估值是比较高的了。
4 对当前市场大势估计不足。23年6月建仓时,创业板约为两千二三,现在约为一千七,整体下跌百分之25左右。整体市场人气比较涣散,信心不足,造成半年多以来,正海的股价一路下行。
总结下来,正海总体质地尚可,但其实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最重要的是业绩遭遇滑坡。这种业绩增长多年后,出现业绩翻转情形的股票其实还是比较可怕的,目前从58元跌到23元,跌幅大概60%左右,调整的时间也可能会比较长,直到出现新的增长点,业绩重新步入正轨。目前的操作思路,先持有到24年底,看看今年公司整体业绩是否能有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