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都不敢建仓了 - 短线宝

/ 0评 / 0

新基金随着市场下跌缓慢建仓。所以会做安全垫的基金经理。基金建仓期一般就是1-3个月。三季报能看到股票仓位的基金有168只。基金经理可以在这期间自由判断仓位情况。股票仓位在80%的占比73%。牛市买老基。很少见到基金经理建仓会拖6个月。基金经理都是根据自己当对市场的认知做出的动作。绝大部分都是想尽快把仓位建好、赶快把行情吃到。跌了不敢买。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今年新发的基金很多都不敢建仓了。但可能也错过了最近的反弹。


最近我在翻基金的三季报,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今年新发的基金很多都不敢建仓了。

给大家看一组数据,2023年新发的基金里,扣掉固收+、指数、QDII、平衡型,三季报能看到股票仓位的基金有168只,其中股票仓位在80%以上,基本把子弹打满的占比53%,50%-80%之间的占比36%,50%仓位以下的,占比11%。

作为对比,2021年当年新发基金里,股票仓位在80%的占比73%,50%-80%的占比22%,小于50%的只占5%。

2021年年底,沪指是3600点,创业板是3300点,现在看是“真高”啊,但当时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哐哐把仓位满上,等着2022年之后的好行情。

谁能想到现如今,看着3000点的沪指,2000点的创业板,反弹没几天心里就一个劲儿的犯嘀咕,“是不是要‘止盈’一下”;今天一跌,心里反而踏实了,你说这人咋就这么贱呢?

开始注意“安全垫”

基金建仓期一般就是1-3个月,最多也不会超过6个月,基金经理可以在这期间自由判断仓位情况,一般来讲只有6个月到了,才代表建仓期真正结束。

而新基金总会讲“安全垫”的概念,毕竟净值从1.0开始做,其实还挺难的,稍不留神就给净值干到水面以下,跟客户也不好交代。

就算不在意客户感受,亏20%-30%开场的基金想再翻身难度也很大,这样的产品很难再因为累计净值、累计收益而成为载入史册的王牌牛基,要是没hold住,以“三毛基、四毛基”的身份载入史册反倒更有可能,对基金经理个人的名誉也没啥好处。

所以会做安全垫的基金经理,都不是等闲之辈。

去年大佬董承非奔私,专业投资者都很关注他的建仓节奏,因为董大佬2015年发行兴全新视野时就把“安全垫”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

兴全新视野当时发行在2015年6月,就是市场崩盘之后,董大佬一直保持着10几个点的仓位,躲过了一轮又一轮下跌,也躲过了2015年9月那波相对剧烈的上涨,直到2016年熔断才把净值干到1以下,这是他最牛的地方之一。

但说实话,行情不好的时候才看重“安全垫”。

行情好的时候,很少见到基金经理建仓会拖6个月,绝大部分都是想尽快把仓位建好、赶快把行情吃到,搞不好还能见到一些建仓太急、高位站岗的例子。

毕竟A股的牛市来得快去得快,新发基金会有一种踏空的焦虑感,就算不踏空,募到一大笔钱建仓,搞不好也是赶顶去的。

而熊市,新基金随着市场下跌缓慢建仓,整个动作就比较舒服,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躲过下跌对净值的冲击。

所以我们总能看到这么一句话——“牛市买老基,熊市买新发”。

今年这种行情,想当“等等党”的基金经理就比较多,其中不乏一批知名基金经理,比如华安基金胡宜斌的华安景气领航,到9月30日还把仓位保持在6成。

除他之外,刚登峰、綦缚鹏、梁跃军等人,也把仓位维持在了4成到7成之间,一定程度上躲过了跌破3000点的损伤,但可能也错过了最近的反弹。

基金经理都是根据自己当对市场的认知做出的动作,这件事无所谓对错,只是感觉很有意思。

“慢慢建仓”往本质上说就是在做小的择时,但和少数策略派投资人不同的是,绝大部分基金经理,都宣传自己是不具备择时能力的。

4000点时没有择时能力,3000点就有了吗?仔细想起来可能有点拧巴。

还是原谅自己吧

其实,这种拧巴,咱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

随着这几年亏多赚少,我越来越觉得想做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真的非常非常难。

之前听基金经理路演,有人会在自己书房里放块儿小白板,写着诸如“跌到XX点,仓位应该不低于XX”这样的文字,这就是用计划约束交易的随性,用规则对抗骨子里的贪婪和恐惧的尝试。

但即使有这种约束,真跌下来还是困扰、还是恐惧,没办法,这是人性!

在市场涨挺好的时候,都说自己没有判断市场走势的能力,该买啥买啥,但真开始跌了,好像又有了这个本事——

跌到3200点的时候说等到3000点,真来到2900了又说等到2800甚至2500...这样的话在我的后台屡见不鲜。

跌了不敢买,涨上去了又后悔,“下次跌到3000,我一定满上”,如此循环往复,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

按理说,现在的市场是不贵的,股基三年滚动收益已经到了-8%,董承非奔私之后分享的观测市场的指标,现在已经相当积极。

可道理都懂,看着外资一个劲儿跑,大盘一个劲儿砸,换谁心里不犯嘀咕?

所以我觉得,既然包括专业投资者在内,99%的人都拿捏不好“低买高卖”,都没法做到“别人恐惧我贪婪”,那就认了吧,提早接受“股债平衡”的配置理念,赚个踏实钱算了。

巴菲特现在手里都拿着1500多亿美金,咱还纠结什么?

虽说大家都涨的时候可能少赚点,但总比“踏空——买顶——割肉”死亡循环好太多了吧?

A股波动这么大,“不满仓、搞配置、再平衡”可能才是咱们的唯一出路。

#新基金火速建仓后净值已跌2成#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