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三买的定位以及操作好本级别缠论三买的方法技巧 - 短线宝

/ 0评 / 0

买错而造成损失的这种情况。而买对且造成损失这种止损也经常出现。在操作级别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小级别的买卖点位进行分段操作。缠论的买点、卖点同样重要。因为缠论理论上是没有讲解如何止损的。操作精度差而造成的止损。所以今天顺便来扯扯关于缠论的止损。我觉得还有必要跟大家来扯扯关于缠论里面是如何对止损做定位的。缠论理没有止损的概念。在本级别上出现3买信号。接下来就是如何精准的去判断缠论三买的进场点了。看本级别的的3买到底是真3买还是假3买。


通俗易懂学缠论》 可谓是实打实学习缠论的好地方,涵完整版缠论视频教程、缠论中枢指标软件(电脑版和手机版),每日缠论精品复盘视频以及缠论社群。

缠论的买点、卖点同样重要,不能只简单的说买点而不讨论卖点。离开卖点的买点豪无意义!

要想弄懂缠论本级别三买进场信号,首先要明白有关于缠论第三类买卖点的成因以及定位方法,那么该如何定位第三类买点呢?

疑难问题分析:看看下图中的买点是否是第三类买点?

疑难问题分析:看看下图中的买点是否是第三类买点?

好了,上面是我们利用图文形式对缠论的三买做了系统性的讲解,接下来就是如何精准的去判断缠论三买的进场点了!

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操作级别。例如在操作日线级别,在本级别上出现3买信号,那么是否可以确定在本级别3买的附近进场呢?

二种情况:

1、同级别分解,看本级别的的3买到底是真3买还是假3买。

2、次级别看,假3买是否能在次级别形成一个3买。(看一下30分钟)

缠论的实际应运过程中,要巧妙、熟练的使用结合律。只要符合结合律我们就可以随意组合。买点和买点也是一样的。

例如:在日线图里;

这样子来看。也没有违反结合律。前二个中枢就当同级别的向下趋势,底点就当背驰点。那么1买的位置自己就是底部。

所以,在缠论交易法中,缠论三类买卖点是铁律不可改变,而行情还没有完全走出来,那么就可以随意组合。只要不违背缠论的基本原则。买卖点的确定就可以在实时行情中得到确定;

我觉得还有必要跟大家来扯扯关于缠论里面是如何对止损做定位的,因为缠论理论上是没有讲解如何止损的,其实你只要读懂了缠论基本上也就弄懂了K线结构,对于如何止损来说也就变得很简单了,但还是很多人不懂,所以今天顺便来扯扯关于缠论的止损。

缠论理没有止损的概念,只有买错卖错的概念。站在这个视角下,损失有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买错而造成损失,一种是买对且造成损失。

买错而造成损失的这种情况,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追涨杀跌,追在了高位,杀到可低点,这种操作是根本性的节奏错误,如果是在逆大级别趋势的情况下,就要找小级别的二三类买点出逃。这种损失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自己置身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之下,出逃自保是最好的选择。

而买对且造成损失这种止损也经常出现,其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在操作中,操作的级别过小而且精度太差,一种则是逆大势而操作了小级别的买卖点。往往在交易中,这两种原因总是相伴出现。 

操作精度差而造成的止损:这种损失,往往是因为对盘整背驰的判断精度出现了问题,操作过早导致。这种情况会有瞬间的盈利,在操作级别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小级别的买卖点位进行分段操作,但是在极小的操作级别,这种瞬间的盈利是无法把握的。这种就需要用第三类买卖点进行止损了。因为其根源在于把延续判断成转折,其后的走势,有可能出现趋势,而且趋势之后即使出现了同级别的回抽,也不一定能够回抽到开仓位置。这样的止损,就是用损失来换位置和空间,寻找趋势背驰或者连续盘整背驰之后再做空。

这种情况,就是卖点出现,依然亏损。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如何都要平仓,因为该级别的平仓点位已经到来,如果不平仓,其后的走势就会对自己极为不利。

在节奏正确的情况下,这两种操作都会有瞬间的盈利。在级别较大的操作当中,可以采用小级别的平仓点平仓来实现分段操作,但是在级别较小的情况下,这种瞬间的盈利是不足以操作和止盈的。因此,只能用止损点或者平仓点来应对。

看了上面的止损,就站在缠论的角度而言想要在期货市场上能够买点买卖点卖,那么首要遇到的问题,就是你的资金要能够挺得过买卖点之间的误差和波动,就这点而言,极重的仓位是不可取的,因为极重的仓位很难挺过期间波动的心理干扰和账户风险,因此,合理的资金管理才是关键。

觉得有收获,右下角点个“在看”!

>>>歇后语:笔者接触过国内外各式各样的交易分析理论,但笔者始终觉得缠论才是真正唯一完美的一套适合东方投资者的交易分析理论。这套理论不仅仅是讲解分析思路,更是一套集合了交易分析、仓位管理、心态与资金完美结合的东方交易理论圣典。这套理论涵盖的包含关系、分笔、一买、二买、背驰等等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一个交易参与点,这是国外很多理论不能比拟的。同时,缠论它不仅仅适用于股票,还适用于期货,数字币,外汇等等一系列用K线表示的市场!并且学习缠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