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中国资本市场一直不被北向资金青睐。北向资金对国内市场与情绪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可以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中淘的中国A股市场的一桶金。北向资金对A股造成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224.49亿元。而这样的印象显然与市场之前对北向资金预期的更理性、更聪明的全球视野印象不符。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叠加海外不少资本市场波动较大而A股资产相比之下性价比凸显。而监管也针对北向资金的披露开始。北向资金近五个月来频频出手大幅买入。
北向资金向来被誉为聪明钱,长期以来都被看成外资的情绪风向标。而由于其早些年年化复合收益率较高,远超同期沪深 300 指数表现,市场也由此认为聪明钱因为更具全球视野,可以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中淘的中国 A 股市场的一桶金。
2023 年,美联储持续多次加息,美债利率疯狂飙升。2023 年 7 月,美联储再次加息 25 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直接被刷新至 5.25%-5.5% 区间,此后,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而作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受此影响也迅速抽离,2023 年 8 月当月,北向资金累计流出规模一度高达 900 亿元,这创下了自 2020 年 3 月以来的新高,这让很多 A 股投资者叹为观止。
此外,由于中美全面展开战略竞争带来的政策风险,也加剧了北向资金的避险流出,随着美国拜登政府在贸易、金融、科技等方向都对华出台了各项限制行政令,诸多海外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投资风险。再加上中国国内经济恢复弱于预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叠加金融市场及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下探,A 股受到了来自国内和国外投资者的双重压力。
此后中国资本市场一直不被北向资金青睐, A 股随之承压,加上国内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继续蔓延,上证指数在 2 月一度跌破 2700 点。然而,转折来得也快,随着年后政策与规定的出台,恐慌情绪得以稳定,叠加海外不少资本市场波动较大而 A 股资产相比之下性价比凸显,北向资金近五个月来频频出手大幅买入,净买入额共计超 900 亿元。其中4月26日当天,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224.49亿元,为沪/深港通开通以来的最高值。
一方面,大型互联网公司盈利好于预期,且大部分公司加强了回购与分红力度;另一方面,在看到中国政府稳定房地产的政策频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恐慌也逐步减弱。外资开始变得理性,从撤离趋势转为短期超预期流入。iShares MSCI China ETF 在2024年5月的流入规模接近5亿美元,位居新兴市场经济体第一。不论是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还是短期看重 A 股的资产性价比,北向资金都在用真金白银说话,做多中国。
但好景仍不持久,自2024年4月26日以来,北向资金似乎又有反复,近一个月来,从统计上很明显可以看到北向资金减缓了购买速度。很多海外投资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资产的“最糟糕时刻”已经过去,叠加中国证监会这几个月来的频频行动,共同促成了市场情绪的好转,但市场信心的修复既要靠情绪的提振,更要有政策支持下企业盈利的不断兑现,才能持续下去。2024 年第一季度,全部 A 股和非金融 A 股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4.74%、5.44%,大部分公司业绩开始承压,而来自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中资股短期内已出现超买技术信号。
近些年来,不断有数据披露,显示北向资金这两年来和大部分散户一样,喜欢追涨杀跌,而这样的印象显然与市场之前对北向资金预期的更理性、更聪明的全球视野印象不符。北向资金对国内市场与情绪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而监管也针对北向资金的披露开始“降频”。随着统计数据的完善、披露制度的更新以及大家持续对聪明钱的关注,北向资金对 A 股造成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
且不说北向资金未来如何演变,但就当下而言,更重要的是,如果中美两国的竞争矛盾迟迟无法缓解而国内经济基本面也未能更稳固的进一步修复,不论是短期避险与套利兑现,还是从长期看重新青睐与做多中国资产,北向资金的持续性都仍将存疑。
#北向资金# #北上资金# #聪明钱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