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大哥不好做 - 短线宝

/ 0评 / 0

如果一个行业成为热门上涨。互联网行业龙头市值空间较大。并且牛市里讲价值投资的也少了。龙头一定要按照行业划分才有意义。比如互联网行业比较典型。银行业龙头市值空间不大。利润大就是行业里净利润最多。因为一个行业里那么多公司。所以一个行业里营收最大的那个。$伊利股份(SH600887)$ 。【细分龙头】每个大行业都有很多细分行业。有行业天花板限制。有业绩头牌。行业龙头受制于自身规模的天花板。涨的最多的那个叫龙头。


行业龙头分为很多种类,这就好比在会所里,有气氛头牌,有颜值头牌,有服务头牌,有业绩头牌。

所以股票市场既像会所,每只股票都是每位技师;

股票市场又像菜市场,每只股票都像商品;

无论是会所还是菜市场,投资者都是消费者。

【短线龙头】

所谓的短线龙头,就是一波概念行情,涨的最多的那个叫龙头,后面还是按照涨幅进行划分,龙二,龙三,龙老六。

如果一个行业成为热门上涨,涨幅最大最大的未必是市值最大的,多数是市值相对小的。

比如2023年AI行情引发的上涨,摄像头行业里,大华比海康涨的还要多。

因为市值小,卖盘就少,涨起来阻力更小。

【基本面龙头】

本章重点介绍的是基本面行业龙头,龙头一定要按照行业划分才有意义,这就好比都是服务业,但你要拿澡堂搓澡师傅大柱子和会所头牌翠花两相对比,这就不合适。

行业龙头有三个特点,规模大,利润大,市值大,依次排列,相互关联。

规模大也是营收大,利润大就是行业里净利润最多,从而市值自然最大。

因为一个行业里那么多公司,能做到行业第一的,除了运气,也有真本事。

比如一个会所里技师几百个,怎么翠花就成头牌了呢?

所以一个行业里营收最大的那个,占据了最多的市场份额,净利润自然也是行业里最多的,赚的多,市值自然大。

比如互联网行业比较典型,叫老二非死不可。

多数行业也都是这样,比如家电行业,刨去前四,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后面的收入就很低。

比如乳制品行业,伊利蒙牛那叫双寡头,虽然伊利的实力要更强一些。

但双寡头后面的从业者,日子就比较苦,比较累。

其中逻辑是,行业龙头是在竞争中胜出的,自由市场,胜出的奖励就是品牌溢价,对上下游有话语权,从而毛利率更高,收入更多,也就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投入,继续维持市场地位。

这就是“强者恒强”。

当然强者恒强并不绝对,这些年比较典型的就是美的对于格力的超越。

一方面格力昏招频出,做手机造车搞锂电池,全都完犊子。

美的完美转身,扩展业务风生水起,收购库卡成为绝唱;都要摸出来第二条增长曲线了。

所以龙头也并不好做,大哥大嫂各有各的压力。

【牛熊里的大小票】

熊市里,行业龙头作为大票,要更抗跌。

因为作为行业里的老大哥,市场份额更稳定,业绩更稳定。

最典型的是熊市里“喝酒吃药”,喝酒是消费,吃药是保命,消费与保命都是刚需。

所以熊市里惨淡,资金风险偏好低,更喜欢这种确定性。

但到了牛市里,大家胆子就大了,就敢于展望。

比如凭什么约翰寡妇不能成为会所头牌?不能挑战头牌翠花呢?

这是由人性决定的。

比如一只股票涨的时候,多数人就想买;跌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开始谨慎,怀疑基本面。

虽然股票每个交易日都有涨跌,但基本面的变化是很慢的。

并且牛市里讲价值投资的也少了,因为牛市里概念多,抓对一只一个月翻倍,但这几乎不是价值投资的活。

【龙头不代表高收益】

年轻有年轻的靓,阿姨有阿姨的熟。

行业龙头受制于自身规模的天花板,也受制于行业天花板。

大树涨不到天上去,巴菲特讲,规模是增长的魔鬼。

行业龙头也是这样,有自身规模限制,有行业天花板限制。

比如房子,假设人均一套房,这就是房企的天花板。

最典型的是传统银行,比如工商银行,营收最多,利润最多,市值最大,但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放缓,银行的增长空间已经关闭。

在股市里,除了烟蒂,没有增长就是原罪。

所以无论是什么龙头,是镶钻还是镶金,买的太高,就要付出溢价的代价。

【空间对比】

关于行业空间,可以中美对比。

银行业龙头市值空间不大,互联网行业龙头市值空间较大。

石油啥的也都差不多。

差距最大的是医药与科技行业;有差距,才有潜力。

【细分龙头】

每个大行业都有很多细分行业,细分行业龙头里面的机会很多。

比如服装属于纺织品行业,华尔街有句谚语,叫万物皆周期,不包含纺织品。

但这些年有些细分服装业跑出了很多优秀公司,比如李宁,还有通过快速设计生产的方式从而胜出的服装公司。

再比如,一个大行业突然迸发出一个细分行业,一个细分需求,比如小家电,就会有一两家公司因为抓住机会,实现一波业绩爆发式增长。

还比如,三和食品因为疫情居家,业绩爆炸增长。

而对于细分赛道的挖掘,需要对行业有着深厚的认知以及长期的跟踪。

但同样,如果细分赛道是因为某个大厂的订单,也就是面向B端而不是C端,那就会很危险。

比如国链供应商,拿到苹果订单固然业绩高增,但同样也面临依赖单一大客户风险。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贵州茅台(SH600519)$ $伊利股份(SH600887)$ $双汇发展(SZ00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