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撤50%以上大笔买入(前提也是大概率不会死的公司)。回撤50%以上可以无脑买入。(1)成长型股票和成长性行业指数基金回撤50%以上小笔建仓。我的感觉可能是要等回撤90%以上的时候。(2)价值型股票回撤30%以上小笔建仓。大约是美团股价历史最高点460港币(按450港币算)的30%。(3)宽基指数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回撤30%以上即可大笔买入。1.标普500历史回撤幅度及时间2.纳指历史回撤幅度及时间3.2022年10月20日中概股回撤幅度$腾讯控股(00700)$ 。上周在135港币下方尝试首次建仓了美团-W。我初步拟定的回撤买入策略的标准。秉持分散持股的基金或者股指也会有较大的回撤。回撤会达到50%-70%。回撤30/50/70策略。标普500ETF(历史数据见附表)。确定性更大的方式是选择历史上已经证明长期业绩不错的公司、基金或指数。
上周在135港币下方尝试首次建仓了美团-W,金额不大,因为美团至今也没有实现连续三年以上的盈利,所以只是作为我的风险持仓。
值得记录一下的是:这是首个我今年尝试建立的“回撤30/50/70策略”下买入的股票。
对于美团,我从上市后一直只是观察,因为按照我的核心持股原则,公司要有多年的连续盈利才能进行估值判断,所以一直没有买入。
上周,美团的股价受到抖音和腾讯涉足社区电商消息刺激,下跌到了2022年3月和10月的低点附近。135港币的价格,大约是美团股价历史最高点460港币(按450港币算)的30%,于是我在此价位开始建仓。
“回撤30/50/70策略”是我在2023年尝试去建立的一个策略,是有以下几点考量:
1. 绝大部分情况下,我是一个左侧买入者,我承认自己在“选股”方面水平很差,同时我也认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从众多公司中找出未来的10倍“大黑马”其实是很难的。对我来说,确定性更大的方式是选择历史上已经证明长期业绩不错的公司、基金或指数,在合适的时间(价格低谷)买入。
2. 回顾历史,大部分个股、基金和股指,都会有较大的价格波动。这种波动性可能来自于本身的盈利能力变化,也可能自于宏观经济周期、监管政策、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程度的变化。如果你在波动的中间位置买入(或采用定投方式),大概率就会像我以往一样获得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如果想要获得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比较容易的方式就是选择大的波段低买高卖。
3. 历史上看,很多个股在大的市场波动,或者行业危机中,回撤会达到50%-70%,甚至70%以上(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或者遇到了“生或死”的问题,比如去年的教培行业)。类似的,秉持分散持股的基金或者股指也会有较大的回撤,但幅度通常在30%-50%。
因此,参考历史数据,我初步拟定的回撤买入策略的标准:
(1)成长型股票和成长性行业指数基金回撤50%以上小笔建仓,回撤70%以上大笔买入(前提是大概率不会死的公司)。例如:腾讯,阿里,百度,特斯拉,中概互联ETF;
(2)价值型股票回撤30%以上小笔建仓,回撤50%以上大笔买入(前提也是大概率不会死的公司)。例如:近年的平安,招行,伊利;
(3)宽基指数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回撤30%以上即可大笔买入,回撤50%以上可以无脑买入。例如:沪深300ETF,纳指ETF,标普500ETF(历史数据见附表),以及一些长期业绩优秀的公募或私募基金。
至于一些那些碰运气属性强烈的中小盘股,又或者说是我上面提到的在遇到逆风的时候可能涉及“生或死”的公司,我的感觉可能是要等回撤90%以上的时候,才可以小注赌一把。比如好未来这样的公司。
虽然低买高卖是大部分人的普遍期望,但是做到并不容易。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下跌途中买早了,或者分笔买入的间隔太小了,又或者股价越低约恐慌反而越不敢买了,等等。这个策略希望能够定量地提供合适的买入时机参考。
这个策略是否能够有效,是否能够让我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我会继续尝试、记录、观察和总结。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附表:
1.标普500历史回撤幅度及时间
2. 纳指历史回撤幅度及时间
3. 2022年10月20日中概股回撤幅度
$腾讯控股(00700)$ $招商银行(SH600036)$ $特斯拉(TSLA)$